(一)概念:
尿結石又稱尿石病,是指尿路中鹽類結晶凝結成大小不一、數量不等的凝結物,刺激尿路黏膜而引起的出血性炎癥和尿路阻塞性疾病。臨床上以腹痛,排尿障礙和血尿為特征。本病主要發生于公羊。
(二)形成原因
尿石的成因不十分清楚,但普遍認為是伴有泌尿器官病理狀態下的全身性礦物質代謝紊亂的結果,并與下列因素有關。
高鈣、低磷和富硅、富磷的飼料:長期飼喂高鈣低磷的飼料和飲水,可促進尿石形成。長期飼喂豆餅的遼寧絨山羊,易形成磷酸鹽尿結石。
2.飲水缺乏:尿石的形成與機體脫水有關。因此,飲水不足是尿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如天氣炎熱,飲水不足,機體出現不同程度的脫水,使尿中鹽類濃度增高,促使尿石的形成。
3.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A缺乏可導致尿路上皮組織角化,促進尿石形成。
4.感染因素。腎和尿路感染發炎時,炎性產物,脫落的上皮細胞及細菌積聚,可成為尿石形成的核心物質。
5.其他因素。甲狀旁腺機能亢進,長期周期性尿液潴留,大量應用磺胺類藥物等均可促進尿石的形成。
(三)治療
治療整體原則:預防為主,早發現早治療。沒有治療價值及時處理,避免沒必要損失。
治療時保證飲水,注射或者服用利尿藥物,必要時可以肌內注射適量阿托品,擴張尿道使結石排出。結石較大的情況下,或者伴有尿路感染是,則需要進行切開手術或膀胱切開手術,取出結石,后并注意消炎。
中藥治療
方1,棗樹葉500克,水煎內服。
方2,金錢草125克,車前草250克,翟麥12.5殼,水煎內服,連服2次。
方3,豬苓、茯苓各20克,澤瀉15克,木通10克,鮮積雪草750克,鮮艾葉125克,滑石、甘草各25克,共搗爛,內服。